English
|
正體中文
|
简体中文
|
Post-Print筆數 : 11 |
Items with full text/Total items : 88987/118697 (75%)
Visitors : 23577279 Online Users : 220
RC Version 6.0 © Powered By DSPACE, MIT. Enhanced by
NTU Library IR team.
Scope
All of 政大典藏
文學院
歷史學系
--國科會研究計畫
Tips:
please add "double quotation mark"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
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
Adv. Search
Home
‧
Login
‧
Upload
‧
Help
‧
About
‧
Administer
政大機構典藏
>
文學院
>
歷史學系
>
國科會研究計畫
>
Browse By Title
Browse By Authors
Browse By Date
Browse By Data Type
Loading...
Siblings
學位論文
[
566
/583]
專書/專書篇章
[
140
/141]
會議論文
[
39
/257]
期刊論文
[
505
/1137]
考古題
[
63
/63]
Collection Statistics
近3年內發表的文件:0(0.00%)
含全文筆數:157(99.37%)
文件下載次數統計
下載大於0次:157(100.00%)
下載大於100次:152(96.82%)
檔案下載總次數:158924(6.29%)
最後更新時間: 2019-12-15 10:55
上傳排行
資料載入中.....
下載排行
資料載入中.....
最近上傳
宋代的易經研究與易卜
呂思勉史學的趨新與守舊 (III)
從「南洋」到戰爭:穿梭在帝國之間的台灣人,1895-1950
清朝同外國簽訂的條約與章程在外政次序上的意義
具有「中國特色」的國族主義: 近代中國的「家國」想像與數位人文研究
算計之中的誤譯:美利堅合眾國在歐洲世界的意象(1796年至1830年)
服飾與國族:十六世紀英格蘭對本土與愛爾蘭服飾的思考
呂思勉史學的趨新與守舊 (II)
以「祖國」和「同胞」之名:近代中國日常生活國族意識的兩個關鍵詞
在國際戰犯審判中的台籍戰犯: 被殖民者的戰爭與對「殖民戰爭責任」的一個...
跳至:
[
中文
] [
數字0-9
] [
A
B
C
D
E
F
G
H
I
J
K
L
M
N
O
P
Q
R
S
T
U
V
W
X
Y
Z
]
請輸入前幾個字:
顯示項目1-25 / 158. (共7頁)
1
2
3
4
5
6
7
>
>>
每頁顯示[
10
|
25
|
50
]項目
日期
題名
作者
2004
1924年「中俄協定」研究—從北洋「修約外交」發展角度的考察
唐啟華
2016
「台籍戰犯」、帝國崩解、與戰後國際秩序的重構: 台灣二戰史與「殖民戰爭責任」 的新思考, 以及一併進行的建立「台籍戰犯」資料庫
藍適齊
2005
一九五○、六○年代反攻論述的形成與嬗變(1949-1971)
薛化元
2000
一九五○、六○年代官方政治改革主張的研究--以「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」為中心
薛化元
2006
中唐「天人之分」論的政治社會史考察—以士人自省風氣為中心
王德權
2002
中國古代的家與戶
羅彤華
2012
中國古代診法源流的研究
金仕起
2001
中國現代史上的浪漫式愛情
劉季倫
2012
中國近世徽州家族的建立
劉祥光
2009
中晚唐士人的慚愧意識
王德權
2010
《中華民國發展史》撰寫計畫
周惠民
;
章英華
;
周濟
;
陳芳明
;
呂芳上
;
王汎森
2000
中華民國與東南亞之外交關係﹝1912-1990﹞
陳鴻瑜
2003
中華民國與泰國之外交關係(1938-1946)
陳鴻瑜
2013
以「祖國」和「同胞」之名:近代中國日常生活國族意識的兩個關鍵詞
楊瑞松
2003
伊莉莎白女王時代(1558-1603)女性統治正當性的論述
林美香
2011
傳統中國「毒」的論述研究
金仕起
2013
具有「中國特色」的國族主義: 近代中國的「家國」想像與數位人文研究
楊瑞松
2000
動盪中的改革-國民黨人的自救言論與戰後中國(1945-1949)
林能士
2001
動盪與穩定的抉擇:廣州商人的政治意識與政治參與(1840-1924)
林能士
2007
北朝、隋唐時期「朝堂」機能的演變
王德權
2006
北洋「修約外交」研究,1912-1928
唐啟華
2012
北洋外交史(1912-1928)
唐啟華
2011
北洋派與辛亥革命
唐啟華
2009
十九世紀德國的古羅馬史研究---以尼布爾(Barthold Georg Niebuhr, 1776-1831) 和莫姆森(Theodor Mommsen, 1817-1903)為中心的探討。
黃福得
2010
十九世紀德國的古羅馬史研究---以尼布爾(Barthold Georg Niebuhr, 1776-1831)和莫姆森(Theodor Mommsen, 1817-1903)為中心的探討
黃福得
顯示項目1-25 / 158. (共7頁)
1
2
3
4
5
6
7
>
>>
每頁顯示[
10
|
25
|
50
]項目
著作權政策宣告
1.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,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,惟仍請適度,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,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。商業上之利用,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。
2.本網站之製作,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,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,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(
nccur@nccu.edu.tw
),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。
DSpace Software
Copyright © 2002-2004
MIT
&
Hewlett-Packard
/
Enhanced by
NTU Library IR team
Copyright ©
-
回饋